催化即改变反应物的活化能,使物质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是利用催化剂致使药品之间出现化学反应或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一种工艺。催化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会被消耗,却能够加快反应速度,许多没有催化剂不能发生的反应,在加入催化剂后则能迅速反应。
培训行业的“催化”引自于西方现代管理培训,培训就像是化学反应,学员的体验与培训结果之间就是化学反应的要素,培训师在培训工程中注入催化剂,学员立即对体验出现感悟,完成化学反应。培训师注入的知识、技能、观念、引导语、环境设计、情境制造等都是可利用的催化剂。
拓展训练的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环境阶段、体验阶段和感悟阶段。每个阶段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的界定。需要根据不同培训主题和培训项目的操作而定。但总体而言,在环境阶段一般多采用环境设计和情境制造式的催化,当学员进入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或音乐、语言环境时,学员已经身临其境,内心开始向着项目培训目标的方向反应,于是就进入了催化阶段。如:“生命之旅”,在眼罩戴好、音乐响起后,学员心中已经向着感恩、情感交融的方向体验了。在体验阶段,学员会在情境中体验原我与超我的不断挑战。这时培训师的催化剂就是培训师的引导语,在特定的规则要求下,学员不断地分析和挑战,完成在内心领悟基础上的项目任务,学员的思想跟随着培训师的思路不断深入,如:学员通过荆棘之路时,感受来自朋友的力量和关怀,来到特定环境中,打开眼罩,与培训师一起完成感恩的心手语操,共同体味来自父母、老师、公司、同事和社会的关怀。在感悟阶段,学员已经从前两个阶段获得深刻的体验,培训师需要运用煽情的手法,诱导学员分享自我的感悟,运用知识、技能和观念对学员的分享加以提炼后,反馈给学员,感染学员出现感动的高峰体验,达到培训目的。